首页 城口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城口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账和生态账

东方财富网    2018-09-08 14:09:22

正所谓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不过,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毁了绿水青山,也没换来金山银山。

为保护生态环境,2009年4月,石柱县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但为发展地方经济,同年6月,石柱县规划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工业,开始在水磨溪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违规开发建设西沱工业园区,形成了保护区与工业园部分重叠的局面。

对此,生态环境部约谈重庆市石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时指出,2016年11月中央环保督察、“绿盾2017”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对侵占保护区问题严肃查处,认真整改,依法问责。但石柱县委、县政府推进不力,敷衍应对,不是下大力气推动保护区内违规项目清理退出,而是采取对保护区“瘦身”的办法应对整改、得过且过,甚至到2018年3月仍在设法调减保护区范围。

被约谈后,石柱县下定决心彻底整改。目前,石柱县已经委托国家林草局华东调查规划院编制了修复方案。石柱县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修复花费将近7000万元财政资金。此外,石柱县还要对清退的企业进行赔偿。

保护区里建工业园

石柱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集国家级贫困县、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生态保护发展区县于一体的特殊区域。

2009年4月,石柱县设立了水磨溪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石柱府发【2009】79号),保护区属于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群,因此,又称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石柱段。保护区以水磨溪流域为中心,包括水磨溪两岸向外延伸2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区域,总面积为1612.8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13.55公顷,缓冲区面积423.23公顷,实验区面积676.05公顷。

据媒体报道,石柱县当初设立保护区是为了申请国家生态环保建设资金,但是,石柱县后来并没有申请到这项资金。

石柱县林业局副局长岳良华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此表示。但是对于具体情况,他表示不知情,“知情的原来的2名领导已经被处理了。”

保护区成立当年,石柱县在保护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工业园。记者从石柱县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到,2009年9月,石柱县政府根据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三峡库区移民生态工业园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渝办【2009】64号)精神,建立了石柱三峡库区移民生态工业园(西沱工业园)。同月,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明确石柱三峡库区移民生态工业园规划四至范围的批复》(渝园区领导小组【2009】19号),明确了工业园区四至范围,规划面积459公顷。2016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空港、巴南等18个工业园区扩区域调整区位的批复》(渝府【2016】53号)同意“石柱工业园区新增208公顷,扩区后校准面积511公顷”。

保护区与工业园,两个功能截然相反的园区就这样在同一地方成立了。2016年,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发现后,要求石柱县整改。

记者从石柱县相关政府部门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西沱工业园区自2011年6月在未取得征地批准等文件情况下启动场地平整,

2014年5月基本完成场地平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西沱工业园违规侵占保护区5045亩土地,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20.9%。此举严重违反了《保护区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要求。

51项违规项目

“工业园区场地平整后,主要的破坏对象是植被。”石柱县一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工业园区的建设的确对水磨溪上游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

进入石柱县西沱镇街区就可以看到,由石柱县林业局设立的保护区的界碑,设置时间为2018年6月。

当地村民还记得被推平的土地有耕地,也有湿地。从卫星地图上看,被平整的土地紧邻长江沿岸,呈不规则的正方形,是一片灰褐色的地表,而周边未被平整的地方则是油绿的一片,两者之间对比明显。

进入园区之后,一家名为重庆量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依然存在,厂房周边还闲置着大片被平整的土地,几次大雨之后,平整过的土地被冲刷得千沟万壑。

记者从石柱县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根据石柱县政府对开发问题和民生问题的全面梳理,共有51项违规项目未履行保护区内建设的相关手续,其中工业园区范围内15项,其他区域36项,按照问题分类,开发及开发配套项目44项,民生项目7项。

根据上述资料,保护区目前受到最大的威胁来源于工业园区重叠区域的开发建设,重叠区域已完成各类工程项目15项,包括企业厂房框架3家,场地平整、河道挡土墙建设等基础和配套设施9项,厂房和学校等建筑共占地28.5公顷,占重叠面积的8.6%。

同时,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经营活动占用了部分滩涂,较大程度、不可逆地改变了工业园区与保护区重叠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性质与功能;同时,人为活动和施工、建设、营业活动,对湿地水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和污染,对保护区动物有一定的驱赶作用。此外,园区占据了部分滩涂,对越冬候鸟有一定的影响。

督察组约谈

记者梳理当地媒体报道发现,西沱工业园规划建设后招商效果不甚理想,直到2016年6月,德兆高端智能环保设备、庆豫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威德摩斯生物产业万吨级菊粉益生素等6个工业项目在西沱工业园集中开工,才实现该工业园入驻企业零突破的尴尬局面。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上述6个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达24.1亿元,将在2017年上半年陆续建成投产。

不过,据《新华每日电讯》今年4月份报道,这个占地7000多亩的园区目前仅有3处厂房,当时一家电子设备厂已建成,一家墙体材料厂刚建好厂房;剩下一家标注着“总投资6亿元,占地150亩,计划2017年7月竣工”的“德兆智能环保设备厂”,厂房建设烂尾,工地上只留下生锈的钢架、吊车和散落的建材。

记者了解到,督察组对重庆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后,于2017年4月12日反馈意见时指出,重庆全市所有51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均未获市林业、环保、农业等主管部门审批,其中30个保护区没有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不符合《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等规定,使得调整面积和违规开发建设的问题时有发生。

具体到石柱县为保护区未经市林业、环保、农业等主管部门批准,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对此,石柱县的整改措施是,加快调整保护区总体规划,并报市级相关部门审批,及时设立保护区管理机构。

2017年七部委的“绿盾2017”专项行动要求石柱县认真整改保护区的问题。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和国家林草局再次责令保护区对违规开发问题进行整改。

不过,在此期间,石柱县并没有彻底整改。2018年6月4日,生态环境部约谈了石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生态环境部约谈时指出,石柱县委、县政府不是下大力气推动保护区内违规项目清理退出,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撤销或调整保护区上。在撤销保护区方案被重庆市环保、林业等部门拒批后,石柱县又于2018年3月开始推进保护区范围调整。在上级部门明确要求严肃问责的情况下,石柱县相关责任追究仍然避重就轻,导致问题长期没有整改到位,性质十分恶劣。

督察组认为,工业园区建设不仅大幅改变保护区原有地形、地貌,严重破坏地表植被,明显损害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基本成为烂尾工程,得不偿失,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担。

生态环境部在约谈中要求石柱县立即停止保护区内的违规开发活动,切实加快违规项目清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对造成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相关责任人员严肃查处问责。

近7000万用于修复湿地

“修复方案评审已经通过,下一周将会报备到上级单位审核。”8月24日,石柱县政府办副主任秦东升向记者介绍称,目前,石柱县已经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保护区整改工作,其中修复方案是由国家林草局华东调查规划院编制。

秦东升透露,此次整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拆除保护区内的违规项目,二是进行湿地修复。“已经拆除了部分活动板房、加油站等建设项目,大概有9万立方米。该拆除的项目在今年10月底之前可以全部拆除,在修复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试种,尝试种植了2000多棵树苗。西沱镇天气炎热,最佳的修复时间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在这个时间段内将会全面展开修复工作。”

而对于记者看到的还未拆除的重庆量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秦东升介绍称,该厂房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部分围墙位于保护区的缓冲区。“根据修复方案,该项目的整改方式为保留转型,拆除位于缓冲区围墙,位于实验区的部分进行转型利用,具体用于保护区的生态教育基地。”

另外,秦东升还介绍,此次仅仅用于湿地修复的费用预计在6000万元,而岳良华则更具体到了6900万元,两人都称,这些钱由县里来出。

此外,记者解到,石柱县对清退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也要进行赔偿。“赔偿事宜会按照签订的合同执行。”石柱县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马风生介绍,根据此前与企业的协议来看,政府属于违约方,肯定会进行赔偿,目前还在与企业协商中。

那么,由谁来为这一切买单?石柱县多名地方官员告诉记者,目前,督察组、纪委已经介入调查,并启动问责程序,所有的资料都被调走,只有等到调查结果出来,才能追究责任。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