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台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灵台

甘肃平凉崆峒扶贫先扶志 “幸福村”里话幸福

中国新闻网    2019-03-24 14:34:31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4日电 (通讯员 魏丽)初春的暖阳扑簌簌地洒在郭玲霞身上,不远处两岁的小女儿和隔壁家的小孩嬉闹着,跑近又跑远。

农闲时,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拉家常,这让已经嫁到幸福村多年的郭玲霞觉得幸福满足。看着白墙黑瓦的新房子,还有去年新盖的牛舍,郭玲霞的心里就甜丝丝的。

这平淡幸福的景象可不是曾经就有的。

从崆峒区中心城区坐车一路向东,到达白水镇南边偏僻的山坳里,幸福村就坐落于此处。当年为了追寻幸福,这里的人们就把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命名为幸福村,幸福村却是方圆十公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精准扶贫开始,幸福村178户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

“靠天吃饭、土里刨食,贫困像那山上的地垄沟,一眼就能望到头。”回忆过往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魏德新满脸辛酸,

“谁不想过好日子,什么叫好日子,有盼头那才叫好日子,精准扶贫政策真的为咱们幸福村带来了新希望。”

2.56公里硬化路通到了村口,每家每户都通上自来水, 9户群众搬进了新房,全村实现了危房改造全覆盖,在政策扶持下,村里建成了11座牛棚,16户贫困户加入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如今,种植业、养殖业殖成了幸福村人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

位荣军是幸福村的养牛大户,2018年,在国家惠农政策扶持下,他和几位村民注册成立了崆峒区荣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

“你躺在家里不动弹,怎么脱贫?现在政策这么好,凭啥人家能脱贫致富奔小康,政策再好,也得自己争气。”位荣军深有体会。

党的好政策不止改善了村里的条件,更增强了幸福村群众脱贫的信心。

“有政府这么帮,我们还怕啥?”贫困户魏荣祥对脱贫充满信心,“以前我们都在山底下住着,没有自来水,喝水要到山那边驮,水金贵得很。现在通了自来水,通了硬化路,发展产业政府帮忙贷款,干啥都比以前强。”坐在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新房子里魏荣祥高谈阔论。

政府兜了底,脱贫靠自己。近年来,崆峒区坚持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角”,从“要我脱贫”走向“我要脱贫”。2018年,崆峒区农村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5526元,预脱贫的8个村、109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退出,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42%,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不等不靠、勤恳踏实,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幸福村结合自身优势,慢慢地孕育出新气象,像幸福村一样的村子越来越多,幸福不仅是幸福村人的感受,更是越来越多崆峒区贫困乡村群众的体会。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