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北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新北

蔡英文"告洋状"背后更有深层政治盘算与图谋

中国网    2019-02-04 07:30:17

杨昆福厦门市台湾学会理事

今年1月28日,蔡英文办公室官方网站全文贴出日前蔡英文致函教皇方济各内容,总体诉求基调是向方济各“哭诉”,所谓大陆“打压台湾”。范围涉及民进党当局被“排除”在WTO之外,所谓大陆“武力侵犯威胁”台湾及所谓“限缩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等方面。同时,蔡英文还不忘兜售其处理两岸关系的所谓“四个必须”。

从字里行间来看,蔡英文充分发挥了无理也要辩三分的“扎实功力”。除了强力抹黑大陆外,其出发的立基点更是建立在“台独”的政治隐喻之上。也就是说,蔡英文从“台独”政治立场出发,在分裂国家意图的基础上,把台湾的现实困境推给了大陆。并要求大陆要在蔡英文本人设定的“台独”框架之下处理两岸关系。套用台湾政坛常用的句式,如果这不是“强盗逻辑”,那什么是“强盗逻辑”?

事实上,蔡英文此次致函教皇方济各并非是第一次,2017年1月,她也曾利用方济各发布“世界和平日文告”的时机蹭过热点。然而,与前次相比,此次言论的“台独”立场更为露骨,气焰更为嚣张。而综合媒体报道来看,为了跟方济各“拉关系”,蔡英文曾数次向后者抛出过“橄榄枝”,却往往是遭“冷遇”。比如,去年2月派民进党籍民意代表蔡适应等人前往“求见”方济各“吃了闭门羹”;同年10月让副手陈建仁当面邀约方济各访台惨遭拒绝;同年12月利用方济各82岁生日之机,祝寿并再次邀请,依旧落空。

可见,尽管台湾地区与梵蒂冈目前存在所谓的“邦交”关系,然而事实上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和梵蒂冈于去年9月签署临时性主教任命协议后,蔡英文当局试图拉住台湾地区在欧洲最后一个“邦交国”,更是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即便如此,为何蔡英文依旧“不死心”,频频打出“教皇牌”呢?

一方面,试图“道德绑架”方济各,同时提前为可能的“断交”卸责。蔡英文在信函中,以台湾代言人自居,除了强贴双方所谓“价值”与“信念”的同一性外,还宣称目前包括教廷在内,全世界只有17个国家承认台湾当局。潜在台词意思是:如若梵蒂冈与蔡英文当局结束涉外关系,那么就是“背信弃义”。显然,和把两岸关系恶化、台湾地区陷入困局的责任推给大陆一样,蔡英文同样把“强盗逻辑”套在了方济各身上。也就是说,“错”都是别人的。在此逻辑之下,为接下来可能上演的所谓“台梵断交”提前筑起“马奇诺防线”,避免遭致台湾岛内舆论的挞伐,并试图将民众的不满导向大陆。

另一方面,制造岛内话题,影响国际舆论。蔡英文利用方济各发布“世界和平日文告”时机,形塑所谓的“被打压”及“被武力威胁”的“悲情气氛”。其一,试图影响台湾媒体的议程设置,转移岛内社会不满焦点,继续形塑所谓“抗压”形象,从而力争凝聚岛内更多的支持。其次,通过在信函中公然发表“台独”言论,来安抚“深绿”群体,巩固民进党的基本盘。从而为蔡英文寻求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党内出征代表权排除更多的异见与障碍。其三,通过不断叫板大陆,向国际反华势力示忠。特别是涉华国际热点事件频发的当下,蔡英文当局“为虎作伥”,甘当棋子与马前卒,试图借反华势力来加码挑衅和对抗大陆,从而企图营造对大陆不利的国际舆论氛围。

由此可见,蔡英文此次致信教皇方济各“告洋状”,显然并非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政治盘算与图谋。然而,尽管致信举动仅仅是蔡英文试图对抗大陆系列举动中的一环,后续还可能有更为激烈的挑衅行为出现。但是,在两岸新的时局之下,蔡英文手中的牌显然也已经所剩无几了。教皇方济各给予蔡英文的“冷遇”,不正是鲜明的表征吗?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