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松山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松山

为王菲写词的他享受独身 50岁搬入台北郊区别墅

网易家居    2019-02-06 14:48:20

音乐人姚谦,是词作者、制作人,忙碌了半辈子,在50岁时,他做了个决定——退休。他退出娱乐圈,搬离市中心明星聚集的豪宅区,到台北郊区找了个幽静的山谷,一个人住四层楼。

姚谦见证了港台流行歌坛兴起,他80年代写《鲁冰花》歌词就火了,1994年,为王菲的《我愿意》作词,还有李玟、王力宏、庾澄庆、林忆莲、刘若英……港台1/3的明星他都合作过。

“中年之后,我要把时间的主权拿回来,希望在老年不能自理生活之前,可以有个完整的、舒服的家。”

▼详情请戳下方图集

我是个靠音乐为生的人,今年57岁了。7年前,50岁的时候,做了个决定——退休。我把家里上千张唱片都卖了,搬离台北市中心的豪宅区,把家安在了台北郊区的这个山谷。

这里离台北市区和桃园机场其实都不远,整个占地约400平米,四层楼,一个院子,一个人住。除去收藏品,装修花了人民币200来万。

我祖籍是浙江,1961年出生在台湾南部。从小喜欢美术、音乐和文学。毕业后,90年代初,我进了一家小唱片公司工作,从写稿、打杂做起,算是踏入了音乐圈。我写歌词,也是音乐制作人,是明星艺人背后的推手。(1993年,姚谦在音乐人郑华娟的婚礼担任傧相。)

1994年,我到新力唱片(现索尼唱片)做高管,负责整个华语音乐发展的事务。4年后,又到了百代维京唱片。最忙的那10多年,几乎每个月都是北京、台北两地跑。工作占据了我全部的时间。(刘若英、林忆莲、袁泉、李玟音乐专辑,由姚谦制作。)

50岁那年,我的一个好朋友突然去世了。他是IT业的一位重要人士,刚从美国创业投资回来,结果被邻居发现躺在冰箱前,喝水喝了一半,人就过去了。这件事给我很大冲击。我想中年之后,我得把时间的主权拿回来,我要更多的自由,去阅读、去旅行,住想住的地方。在市中心明星聚集的豪宅区,那几年是我住得最不舒服的几年。

搬进这个房子3年了。我希望在不能自理的老年之前,给自己打造个独立的、舒适的家。以前在娱乐业,老是要面对媒体,或多或少就要约束自己。在这个房子里,我就解放天性,任性而为了。

我一直想住有院子的房子,现在终于实现了心愿。

院子不大,约40平米,就像个小小的伊甸园,我还种了一棵单瓣栀子花树,放了一件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雕塑作品。

一楼室内就是一个大公共空间,有客厅、餐厅、厨房。

空间都打通了,客厅、厨房和餐桌之间,没有任何墙来分隔。一个人自由地使用这些地方,不用绕来绕去。

一楼的客厅,四面都有窗,其中两面是大的落地窗,我通常会把窗子全都打开,通风很好。家里几乎不用开空调的,有点温度的风吹进来,比吹空调冷气舒服多了。

外面望出去就是院子,在室内也能感受大自然。

厨房区域,只用了艺术家宋冬的一件艺术作品当作隔断,是他回收了很多老木头做成的一件装置作品。

家里的墙上、各个角落,放了很多艺术作品,绘画、雕塑、装置作品,这些都是我的心头爱。我从1996年开始收藏艺术作品,做唱片赚的版税几乎都拿来买艺术品了。

我在浴室、厕所里,也会挂艺术品真迹,坐在马桶上也能看。墙壁上挂满了这些年收藏的画,有潘玉良、常玉、玛丽·罗兰珊(Marie Laurencin)……

今年初,我帮诚品画廊策划了一个常玉的作品展。好多年前,我花了几百万元的版税买的常玉作品,现在涨到了几千万。但我舍不得卖,不想它离开我。我就是一个老百姓,我能有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作品,至于能卖多少钱,我不在乎,等将来我老了,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除了艺术品,我还收藏了很多经典的家具,还有旅行中带回来的各种老物件。这个组合抽屉,是一个叫Tejo Remy的设计师做的,他回收了20个旧抽屉,捆绑起来,有20个人不同的记忆。现在,有一个抽屉专门放护照,有一个抽屉专门放眼镜。

这几年“断舍离”的概念很流行,我是不认同的。旧衣服、老家具都有很多回忆,我觉得旧东西不是说都扔掉,而是要理性地处理,很多材料都是可以回收的。我家的地板,其实是把回收的老木头磨成粉末,再重新合成而制。

包括我的楼梯,木制的墙壁,就是旧仓库里面拆房子的旧木头,做了防虫防水的处理,再一一拼在我的楼梯上。

楼梯是每天生活必须经过的地方,要放最需要的东西。

所以在楼梯两侧,我一边挂满了画,一边摆满了书。

我还给楼梯扶手装了一个机械椅子装置,现在是为我妈妈准备的。

可以坐电动椅上下楼,坐着看书、看画,想停在哪里,就停在哪里。

二楼是两间客房,我平时一个人住,但偶尔有家人朋友过来,我也准备好了舒服的房间。

里面精心搭配了我收藏的艺术品和家具。

一个房间是当代、明快的风格,另一个则是古典的。

三楼,是我的书房,也是我每天最常待的地方。

这里有满墙的画,满地的书。有一面5米高的墙挂我的画,另外一边是落地窗。

一上到三楼,会以为只有一个大书房空间,其实还秘密藏了我的卧室、衣帽间、浴室。

三楼的每个空间都没有门,但是经过巧妙的设计,整个空间很“迂回”:从衣帽间看不见我的床,浴室看不见我的书房,像是“捉迷藏”一样。

我的卧室藏在衣帽间上面,一个小小的楼梯上去,就是一间小阁楼里的一张床。整栋房子400多平米,卧室却只有十几平米。因为我喜欢睡在小小的空间里,更有安全感。

床尾的墙上挂满了画,天亮了一睁眼,看到我喜欢的那张画还挺舒服,就像你心爱的老婆睡在身边一样。

我一直是一个人住。我老了不在了,这些收藏、财产,坦白讲我也用不到。很多人到了晚年,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回忆,我不希望活在回忆里。我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要让生活更丰富。很多人会用友情、亲情,或恋爱等各种方法,来对抗你的孤独,我发觉那些东西的感情成本太高了。其实我也不怕孤独的。孤独其实是一件特别好的东西,可以让我有更充裕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比如收藏,就能不断去学新的东西。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57岁仍然单身一人肯定很孤独,但是姚谦偏偏过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谁又规定只有一种活法呢?如果说姚谦年过半百住在4层别墅里惹人羡,下面这些网红更是让同龄人惊叹,年薪百万的她们一人独享200㎡豪宅!

▼详情请戳下方图集

在大多数人眼里,时尚博主是看起来格外光鲜的一群人,她们穿梭于各大品牌的秀场,穿最时尚的衣服,化最漂亮的妆。但其实,她们的家才最令人羡慕!

【杨梦晶】杨梦晶今年30岁,是一位全职时尚博主,住在深圳郊区一套189平米的房子里。大学毕业后,她曾在外企、设计事务所工作,在2011年,她独自开始创业。2015年她成为一名时尚博主。

改造前的房子有5个房间,因为想拥有独立的衣帽间、化妆间和浴室,她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对空间进行了大调整:只保留了1个浴室,把另一个浴室改成了化妆间;又把主卧旁边的书房改成了衣帽间。

整个家的硬装一共花了40万。杨梦晶说,一到周末她就特别宅,所以非常舍得在家的布置和装修上投资。

时尚博主最多的物品就是包包、衣服和化妆品,为了避免收纳空间不足,她把书房改成了衣帽间,依照自己的收纳习惯和衣服属性,特别定制了U形的白色衣柜,又根据自己搭配的习惯,对包包和衣服进行了归类。

衣帽间右手边的开放式格子柜,最适合收纳包包,每个都能单独摆放,正对着的两个衣柜,专门设计了带有玻璃的双拉门,挂着她最喜欢穿的连衣裙。

化妆间由原本主卧的浴室改造而成,放了两个斗柜和一个化妆台。孔雀蓝的复古斗柜专门收纳耳环、项链等小配饰,台面上摆放着常用的香水,配上超大的复古金属框镜子。

她很喜欢有明亮色彩的、有质感的物品,所以主卧的色调也是偏明快。

她的当季和换季的两类衣服会固定放在衣柜的两侧,衬衫、裙子和裤子全部挂起来,T恤和家居服放在一个隔层,大衣和外套统一收纳,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件。

除了衣帽间,她在书房也有一个黑色的衣架,专门放置品牌寄来的或最近要穿的衣服,挂在落地的衣架上是为了方便拿取。

原本的客厅有一个超大的阳台,但她觉得太浪费空间,就把其中三分之二的区域划分到客厅和餐厅,形成开放式空间。

餐桌和自已是美式胡桃木的,背景墙刷成了白色,只有一副装饰画,几盆精心养护的绿植和三个金色的吊灯已经足够了。

她很喜欢做饭,就把原本的小厨房和工人房打通,改成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宽敞的新厨房。靠近餐厅的部分墙面被打掉,全部换成了大大的落地玻璃。

备菜区和炒菜区是分开的,咖啡机和饮水机也有固定的位置,很方便。

她认为,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是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

【王小肉】王小肉今年32岁,她的家在北京当代MOMA,位于东二环,这是一个相当高端的社区,平均房价每平米超过10万元,王小肉的房子是租的,但即使是这样,她每月也需要支付3万元的租金。

2016年8月,她从一家跨国公司辞职,放弃了年薪百万的职位,成立了自己的旗袍工作室,虽说是工作室,其实就是把自己住的房子腾出一半来做,常常是旗袍堆得满屋都是。

乍一看王小肉的家,会觉得颜色多得数不过来,既鲜艳,又深沉,其实这样大胆的设计,跟她的性格分不开。

她把原本一个比较大的卧室改成了工作室,这个区域是留给客人试旗袍的,也是王小肉平时自己搭配衣服的地方。黄色的墙摆了一面大大的镜子,中间是一个超大的圆形地毯,即使是赤脚站在上面试旗袍,也会很舒服。

鞋架后的大衣柜,专门用来收纳旗袍,金色的铁艺架子,可以挂50双高跟鞋,用来搭配旗袍。

她和老公都喜欢玩音乐,所以在客厅西南方设计了音乐角,摆放音箱、大提琴和吉他,这是王小肉最喜欢的区域。

选择这个位置做音乐角,不仅因为采光好,而且与左右的邻居都相隔两个房间。即便晚上与她老公玩音乐也不会影响到他们。

客厅是王小肉当时看中这套房子的重要理由之一,她养了4只猫,特别希望能有地方给它们晒太阳和玩耍,她在窗前放了猫爬架,还用旗袍面料亲手制作了沙发套,猫咪们很喜欢趴在沙发上,懒懒地发呆。

客厅朝西南方,视线非常好,坐在沙发上,可以看到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后海公园的白塔,还有二环路上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傍晚时分,偶尔还可以看到落日照在护城河上的样子。

L型的沙发,方形的木质茶几,搭配一个水晶灯,坐在这里似乎能找到住在巴黎的感觉。

在厨房和客厅的中间,摆放了一个木质的屏风,将原本完全开放的空间在视觉上进行了阻隔。

厨房的细节。

卧室采用红色的壁纸,非常显眼。左侧是一个靠墙的架子,可以收纳一些日常用品。右侧的床头柜上摆放了一盏复古的黄色小台灯,床品选择了她最爱的墨绿色。

【温雅】两个月前,温雅搬到了现在的新家,在上海陆家嘴的一个酒店式公寓,这里算是上海最繁华的地带之一,也是房价最贵的地区之一。

似乎很多人无法接受酒店式公寓,觉得它的装修过于呆板,无趣。但对于经常满世界飞的温雅而言,她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家对于她而言,更大的意义在放松和找到归属感。

公寓的位置和周边配套设施都很好,有可以随时锻炼的健身房和餐饮服务。

向阳的一侧,是一整面的落地窗,能直接看到上海最美的风景,只要有时间,就可以一边看黄浦江,一边在这里做瑜伽。

房子大约有200多平方米,原本就是装修好的,简约中带一点现代感的风格。温雅比较喜欢这种风格,所以在结构上没有进行大的改动。但在很多细节上,她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了设计和改造。

玄关处有收纳盒,将门卡、钥匙这些容易忘记带出门的物品统一放在一个地方,减少了生活中的很多烦恼。

除了落地窗,这个房子最吸引她的一点是厨房,温雅从小就对美食特别有兴趣,所以,厨房成了家里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区域。

长长的吧台,木质感的橱柜,干净又实用,每天早上,她会在这里泡一杯咖啡,煎个鸡蛋,这是她让自己开心起来最简单的方式。

卧室是她在家呆得最久的地方。大大的双人床,搭配暖色的灯光,可以让人很快地入睡。

床头左边放了一个木质的柜子,上面摆放了她从国外带回来的一些好玩的艺术品,他们记录了她曾经去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

日常使用的护肤品摆放在洗漱台上。另一部分是彩妆和她收集的香水,整整齐齐地放在化妆桌上。带灯条的镜子显得特别专业。

她本人非常喜欢收集高跟鞋,玄关鞋柜已经被摆得慢慢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条”,ID:yitiaotv,网易家居综合整理)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