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坡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那坡

基层义务教育管理补短板迫在眉睫

东方财富网    2019-02-28 11:28:47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部,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口43万人,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95%。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共计152所,其中小学143所(含完全小学42所,教学点101个),初中5所(含民办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51329人(小学生34410人,初中16919人),其中教学点在校生5448人,占15.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6%;“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88.05%。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有教职工3368人,其中小学2121人,初中1247人。

为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田东县开展了系列工作。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县委书记负总责、县长亲自抓、分管副县长具体抓。二是建立有效机制。如加大投入力度。三年来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等均保持在两位数增速,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并全部用于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向教育领域倾斜力度,比例达到74%。同时,全县扎实开展“控辍保学”,细化分解责任到各乡镇,强化力量调度,全面实现“一个都不能少”。

基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管理短板突出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田东县长期面临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地区中小学校设施条件落实、办学水平不高的突出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是办学管理不够到位。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田东县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普遍基础设施良好,教学、住宿、餐饮等房屋普遍是近年新建的,但校园环境卫生、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设施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缺失。校务工作责任不清,部分校长只管基础设施建设,对日常管理工作不管不问,有的校长缺少一线教学经验,对日常教学工作不了解,不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办学缺乏长期规划。有的农村小学生源少,全村适龄入学儿童不足50人,每个年级不过十来人,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教学工作,完全不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教师上课照本宣科问题普遍且严重,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突出但学校没有任何应对措施。部分日常教学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学校,也普遍缺乏办学规划,校领导对未来办学方向没有明确认识。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不足。近年来,田东县整合教育资源,开办滨江学校,整合了江城、印茶等6个偏远小镇的中学,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主要体现在小学阶段,尽管经过各方努力,“控辍保学”等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问题进一步凸显。多数小学存在教师缺编问题,音乐、美术等课程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此外,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对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注不足,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无从下手。

四是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主要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改善方面,对教学管理方面的重视不够,现有的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水平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校领导直接决定绩效评价结果,县级教育部门尚未建立定期巡查教学成果和深入学生、教师群体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机制,农村学校办学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加强基层义务教育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是基层义务教育基础条件全面改善的时期,也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物质条件的关键时期,应当“趁热打铁”,推进基层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激发基层义务教育管理者和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基层义务教育质量。

一是大力推进校长负责制。基层中小学办学的首要责任人是校长,要明确校长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全权代表学校,负责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现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和政策对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有一定规定,但对校长法律地位和权、责、利认定不清晰,应在国家层面结合地方实践深入研究,破解中小学校长负责制落地的法律困境;同时在日常运行机制方面,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长缺乏实质上调动校内外资源的抓手和能力,县级教育部门应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赋予校长完全的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配套适当的考核和监管机制,确保校长在校务管理中真正发挥核心作用。

二是创新校领导选用机制。学校领导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水平,其中校长又是重中之重,有一个好校长,往往就相当于有一所好学校,在教学资源有限的农村地区,拥有一个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好校长更加难得。调研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中不乏热爱教育、成绩突出、善于管理的教育者,但现行的校领导任命制往往难以把这样的人才选拔到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岗位上,有的校长是从其他部门调整过来“过渡”,甚至“养老”的,有的校长嘴上功夫好、实际能力却不强。因此,有必要在农村中小学中引入民主选拔机制,建立校领导选聘制,鼓励拥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通过召开全校师生大会竞聘本校校领导,县级教育部门仅开展必要的任职合格审查工作。同时,可推进实施校长任期制,明确任期内工作台账和主要目标,开展离任审计和考核评估。

三是加大基层教师补贴水平。基层教师的待遇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中小学整合撤并等必要动作,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障教师队伍的合法权益。考虑到基层环境艰苦,基层教师面对的都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尽管教学环境可能发生变化,但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存在的困难不仅不会减少,一些新的衍生问题还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精力来应对,因此,在推进基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教师补贴力度,对于由于学校整合撤并产生的教师补贴政策适用问题,可保留这些教师若干年的政策延续适用。

四是构建真实有效的绩效考核。基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归根结底要看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真正有效地反映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质量,及时高效地解决农村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才是检验基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唯一标准。因此,必须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县级教育部门要组织考核组定期实地检查、不定期开展抽查,深入校园内与校领导、教师、学生开展座谈、问卷调查,对学生培养、毕业去向开展追踪调研,综合考核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绩效考核要明确“以核促建”的正面激励思路,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与对象学校和师生开展共同研究,不仅要给出绩效考核结果,还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建议,并帮助学校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