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沐阳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沐阳

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真抓实干脱贫 反对形式主义

人民网江苏    2019-03-15 13:02:23

全国人大代表、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 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姚雪青)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表示,宿迁是革命老区,同时还是东部地区脱贫攻坚的样本地区,也是国家扶贫办改革试验区。对照江苏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评价指标,全市尚有22万多人口处于监测指标线以下,属于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聚焦下一步的脱贫攻坚任务,张爱军代表认为,要牢牢抓住工作短板和弱项来进行切实突破,特别是要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在工作当中要咬定目标不动摇,要严格标准不降格,要真抓实干不浮躁,真正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的实践,来迎接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

首先,认清形势,脱贫攻坚工作绝不能盲目乐观,但也不能畏缩不前。脱贫攻坚工作这两年到了关键时刻,面临着艰中之艰、难中之难的时候,在科学地总结过去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脱贫任务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让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拿出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这种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其次,脱贫攻坚必须要坚持标准。牢牢围绕中央所提出“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来推进工作。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提高标准,降低标准人民群众不认可,提高标准从目前来看依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因此要坚持基本标准,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同时,工作当中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要真抓实干,要转变作风,杜绝扶贫攻坚工作当中虚假脱贫、数字脱贫、游走式脱贫,不能一面宣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一面人民群众还是在贫困线以下。真脱贫、脱真贫,脱贫的实践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真正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人民满意。

此外,产业脱贫、就业扶贫是关键。以宿迁为例,正在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深入实施千亿级产业培育计划,加快打造六大百亿级特色农业产业,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增收致富。还通过扎实开展“支部+电商+扶贫”工作,加快推进家门口就业工程,大力发展“三来一加”项目,让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张爱军代表认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房改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资金投入量大。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从一开始就统筹考虑“哪些人要搬”“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如何稳得住、能致富”等几大关键性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在不违规举债、不给人民群众增加新负担的前提下,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

张爱军代表建议,首先,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创新投入机制,相关措施多管齐下。更要在推进中统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努力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其次,用好群众勤劳之手,合理引导、激发内力。根据群众进城、入镇、留村的意愿,分类给予一定资金奖补,努力使“旧房换新房”的群众不花钱或少花钱;对农村低收入农户、低保户等特困群众,进行兜底保障;对愿意自建的,采取“统规自建”的形式,以节约资金。此外,还用好市场无形之手,吸引各类资本、积极参与。推进农房改善,离不开市场力量的有效参与。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又能有效控制成本、减轻资金压力。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