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鼓楼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鼓楼

下雨不愁!南京今后新建项目全部按照海绵城市要求

荔枝新闻    2019-03-14 16:47:18

遇到强降雨再也不用担心积水,海绵技术就能做到“水来土掩”。

什么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今天(3月14日)下午,南京市建委就《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进行了解读。

南京市作为首批江苏省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积极推进江心洲生态科技岛和丁家庄保障房两个试点片区不同类型的海绵试点项目建设。南京市建委总工程师龚成林介绍:“两个片区海绵城市项目一共是排了63个,目前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了,还有四个还剩一点没做完,正在加快推进。”

根据管理规定的要求,2019年新建项目,无论是楼宇还是游园绿地,均要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建设,但是针对既有项目,则根据老城改造同步进行。

龚成林表示:“新老区域分类施策,对于已经建成的区域,结合道路整治老旧小区整治,由分流河道整治等工程,通过增加道路透水面积,建设生态驳岸等方式植入海绵要素。新建城区从规划设计阶段即全面引入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调蓄池等海绵措施,全面提升调蓄能力。”

那么,海绵型公园绿地素具体的要求是怎样?试点片区又是如何去做的?

首先,海绵型建筑建筑方面,针对江心洲科创中心江岛新天地及丁家庄保障房片区,多个小区及公共建筑,全面采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调蓄设备等措施,增加雨水的利用率,控制径流总量。

其次,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方面,以低影响开发为理念,采用可渗透路面微地形建设水生植物净化雨水利用等众多的工艺做法,全力推进以寅春路海绵湿地等七个公园绿地建设项目。

第三,河道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结合黑臭河道整治,河岸环境整治,通过生态暗补,护岸生态缓坡等技术手段,对红光水道等20条河道水环境系统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在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方面,在试点片区内售条道路建设中,利用透水铺装雨水调蓄等手段,提高径流总量控制率及面源污染消减率,同时推进江心洲3号泵站及2.9公里降低建设,提高防洪排涝的能力。

根据江苏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2019年南京的海绵城市的建城率达到10%,2020年建成率要达到2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编辑/蒋婕)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