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鼓楼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鼓楼

南京推动城市生态高质量发展

大众网    2019-02-27 08:35:51

扫码阅读“奔跑吧,南京”系列报道。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钱建芬

蓝天常在,绿水环绕,出门见绿,移步见景…… 这是不是你期盼的“大蓝鲸”?你的期盼,也是南京的行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在谈到城市首位度时指出,不能简单地、单纯地以地域面积扩大谋求总量的首位度,而是要更加注重以新发展理念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度。

南京如何立足自身谋首位?紫金山新闻客户端推出“奔跑吧,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首位度”特别报道,今天关注“生态首位度”!

用绿色坚守呵护城市

上个月,@中国天气发布了“2018年度蓝天拼图”,展现了包含北京、广州、石家庄、沈阳、南京等在内的15个城市一年365天的天空颜值。2018年,南京的蓝天数与北方相当,有一半以上的日子可以见蓝天。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监测统计显示,2018年南京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0.4%。

水清岸绿,这是南京市民对于生态环境变好的另一个直观感受。王毅家住秦淮区枫丹白露小区,原来家门口的清水塘,曾经黑臭让人掩鼻,经过综合整治,如今变得“水清、岸绿、景美”,好似一座天然小氧吧,成了周边居民休闲的露天客厅。家住城北燕子矶的市民黄师傅,现在每天早上的日常锻炼就是在幕燕滨江风光带漫步,“化工企业不见了,空气清新了,生态环境变美了。”黄师傅说,前些年还想过搬家,现在觉得住在这里真好。

市民感受变化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用绿色坚守来呵护城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切实行动。

2018年,市委市政府打好水环境治理等“六场硬仗”,挂牌督办减煤减化等“十大项目”,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问题整改。

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认领一条入江支流治理任务。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2个省考以上断面全部达标,5个主要入江支流控制断面消除劣五类,南京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抓住“牛鼻子”追寻生态首位度

南京三面环水一面背山,地理原因使得秋冬春季污染扩散条件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南京选择最艰难的地方破题——减少本地工业污染排放,关停不达标企业,持续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燃煤排放污染是影响南京空气质量的最大污染源之一,控煤,南京治气抓住了“牛鼻子”。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完成省定目标,两年累计削减非电用煤280万吨左右。出台实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差别化政策指导意见,倒闭企业进一步节能降耗、提质增效。

“通过降低能耗、发展清洁能源、打造循环经济,这既是让人民有了绿水青山,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也实现我们产业的转型发展,让产业变成低消耗、高效能、高质量的一种现代型产业。”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认为,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必须包括生态的高质量,“追寻生态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两者是互相关联的。”

聚焦短板 以更高标准打赢蓝天保卫战

南京连续几年实施高强度的铁腕治污,以一系列硬招、实招,展现着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与毅力。南京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但也暴露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短板。

2月14日,在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春节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李文青介绍,“绿色发展水平不高、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布局和能源结构导致的污染问题仍较严重,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建设面广量大,机动车持续增长,环境基础设施水平难以匹配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李文青表示,为确保空气优良率稳步提升,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迎难而上。

一开年,南京就公布了《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聚焦难点问题,定下了蓝天保卫战的“作战图”:

开展秋冬季攻坚行动,以减少重污染天气,降低PM2.5浓度为着力点,加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淘汰和高污染车辆治理,确保柴油货车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建立机动车全防全控监管制度;

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将工业炉窑治理作为检查重点,凡未列入清单的工业炉窑均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

深化VOCs治理专项行动。

让整个城市蓝天常在,奔跑吧!南京!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