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都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昌都

满足你对西藏的想象!浸入情景式展览“走红”京城

中国西藏网    2019-03-11 13:57:18

图为《沙门》,该件作品选取喜马拉雅山巅之角,通过数组与Mapping的方式呈现虚拟化的理想山巅,通过多数字化的视觉转化提供多维度的时空体验。

中国西藏网讯 最传统的西藏,“邂逅”最新鲜的数字化媒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北京王府中环广场开幕的“幻城”新媒体艺术展走红京城。古老的藏地文化在新颖的视听形式下,展现出崭新的当代魅力。

坛城沙画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作品《曼陀罗计划》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解读坛城这一概念,其中的元素和意象以交互影像的方式呈现。借助新媒体形式,使观众与古老的元素和意象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图为作品《幻化之城》,该件作品想要展现的是对坛城这一概念的具象表达和抽象表达之间的相互转化。从真实世界里的具象三维模型中抽离并提取出神圣且崇高的数学形式,以沙与某种气化形态作为该数学形式视觉呈现的终极表达。

“幻城”概念,受到了西藏古老文化艺术的启迪。团队负责人表示,在西藏艺术中,有包括“沙画坛城”在内的多种艺术,都表现了人们自古以来对真理的探索、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藏地的人们不仅获得了深刻的生命认知,更形成了极具美感的艺术形式,穿越千年,流传至今,并对包括荣格在内的20世纪西方心理学、精神学研究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幻城”的两座主展厅,“迷城”与“剧场”,也将观众带入这种富有东方智慧魅力的探索中。

图为作品《轮回》。作者调用26万个粒子,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这些粒子以自身的运动形式,穿梭于投影之间,同时观众可以改变自身的动作,引导粒子的走向和运动,使自己完全置身于这个奇妙的异世界中。

图为《金刚曼陀罗》,该件作品的灵感来自彼岸花,通过电机运动与金属雕塑的完美结合,使花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柔弱事物,有了不同以往的刚性。

在“迷城”里,人们穿越“地、水、火、风、空”的元素空间,在具象的离散幻变中,经历由感官到心神的探索。Mapping、迷宫般的装置、全息投影、沉浸体验……一切搅动身心的技术无不臣服于古老的智慧。“剧场”更是突破了画廊、美术馆庸常的布展,用别具一格的阶梯看台,为观众提供剧场式的观展体验。仿若穿越时空。

图为《Superstar》,描绘了一个未来城市的景观,城市中的视频采集器将会随机挑选参与者的形象与动作,并实时将其投射在对应的广告屏幕中。在未来,媒体将会成为每一个生命展示自我的途径之一。

图为《智慧城市》,这是一个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相叠加的城市空间。一旦观众的动作触发了展厅里的红外感应器,大屏幕上便会释放出乘客的隐私信息,身份、政治理想甚至犯罪倾向。

中国首位“虚拟艺术家”Carbo的未来城市《superstar》也在展览中亮相,探讨虚拟公民,进而拷问人类身份;邓悦君的机械装置,塑造一群可对话的“数字生命”;而武子扬的AR作品更创造新的交互方式,观众的手机成为一座崭新的微缩城池。

“幻城”主题艺术项目还设有儿童教育公共区域,为儿童提供一次极为特别的认识自然、生命、科技与未来的交互体验。

图为作品《红太阳》。一座烈日的坛城,一场消解与重构,一段往昔与前路。2014年起,作者嘎德以佛珠为材料,进行装置艺术创作,万千佛珠与背后的黑色牦牛绒布一起,营造出一连串的视觉奇观,更传递着深邃的喜马拉雅智慧对当下时代的关照。

图为作品《忘路》,使用灯光编程将墙面渲染成五彩的空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彩虹的中心。

“幻城”展览由西藏曼陀罗数字传媒携手SAMAS艺术新媒体工作站呈现,历时近2年,在西藏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当代数字化表达上下功夫,潜心打磨,完成了展览的策划、实施。展览自12月22日开幕以来,获得了北京观众的聚焦关注和高度肯定。在现场,不少“90后”的观众们观展后表示,西藏总给人神秘、遥远的感觉,展览呈现的西藏,却在触手可及间,给予观众更多心灵层面的感动、启迪,对西藏文化所蕴藏的智慧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体会。

从天津等地赶来观展的西藏文化爱好者表示,期待展览能抵达更多城市,让更多人能以这种新鲜、轻松的方式,体验西藏文化的魅力。对此,展览主办方表示,此次是“幻城”首次展出,已收到部分国内外主要城市的邀请,也将在北京展后考虑巡展计划。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4日。(中国西藏网 记者/孔夏)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