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寿阳论坛 公众论坛 今日寿阳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晋中,人勤春早奋进忙

晋中新闻网    2019-03-05 05:48:35

灵石县王家庄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中央、省、市密集出台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周密部署,凝心聚力,动员全社会在奋进中收获希望。

2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主攻深度贫困地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政策实打实,措施硬碰硬。

2月21日,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王成在会上语重心长地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喘口气”“歇歇脚”等麻痹懈怠思想,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有效发挥“三农”压舱石的作用。

2月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平在向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山西农谷辐射引领,着力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迈出实质性步伐。

那么,对标全面小康,今年我市的“三农”工作有哪些硬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晋中将从哪些方向进行攻坚?

关键词

1

“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晋中行动:农业结构调优提质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畜、果、菜品质。

为提升产品品质,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低效和不对路的农产品减下来,把优质、高效和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增上去。一增一减,成为全市农业结构调优提质的明确方向。

优质特色产业要形成规模优势,今年要重点打造以榆次区、太谷县、寿阳县为核心的全省最大蔬菜生产基地,打造以昔阳县、和顺县为核心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打造以太谷县为核心的苗木供应基地。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2018年,我市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统筹起来,形成太谷国家级、灵石省级和9个市级产业园格局,特色农业占比达75%;榆社十四只绵羊生态养殖基地、太谷番茄小镇等一批龙头项目,带动全市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快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37亿元。

今年我市要重点抓好11个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提升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积极推动全国龙头企业山西谷瑞达农产品交易市场在榆次、太谷落地建设,尽快形成国内外农产品集散地。

关键词

2

增加农民收入

晋中行动:加快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晋中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4元,同比增长8.9%,较GDP、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分别高1.8和2.4个百分点。

农民增收不能停步。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我市将通过扎实举措,继续让农民在改革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

要紧跟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围绕“一核两区三带”产业布局,“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药则药”,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统筹起来,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引导农民进行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和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坚决把低质、低效和不对路的农产品减下来,大幅度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持续发展劳务经济。去年,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1%。今年要把增加工资性收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大力宣传榆社古建等特色劳务品牌,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大力推行“党建带工建、同心促脱贫”模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壮大劳务经济。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万人。

关键词

3

美丽乡村

晋中行动: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首场硬仗

关键词

2018年6月,我市出台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2018年行动计划,由此拉开了全市村庄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序幕。

各县(区、市)迅速行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累计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118个,改造4.37万座农村卫生厕所、1816座公厕,分别超市定目标23.1和3.6个百分点。卫生厕所普及率74.4%,195个村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98个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658个村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环境整治、乡村建设是一场有关美丽的接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我市要围绕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目标,拉高标杆、乘势而上,突出抓好“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全力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4

农村改革

晋中行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

在农村改革的大框架下, 2018年,我市高质量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率先实现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全覆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60%的村完成清产核资,40%的村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圆满完成省定任务。成功举办了全国农村改革(太谷)论坛。

新一轮农村改革千头万绪,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我市要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争创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积极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各项权能,完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办法。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以农户及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非林地上经济和用材林木登记颁证和抵押贷款改革。

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持续开展“大棚房”专项整治和设施农用地清理整治行动,立即拆除违法建构筑物、复垦到位。

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将水果、干果、蔬菜、草食畜纳入市级政策性保险范围。推动移动便民支付工程向农村延伸覆盖,建立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到农村发展。

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建立县级首席专家服务机制。

关键词

5

领导责任制

晋中行动: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

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提出,要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考核,全面完成好今年“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

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县级党委政府每年要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建立县(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清理规范各类检查评比、考核督导事项。

全面加强“三基建设”,强化组织保障。把返乡回村、下乡创业的能人充实到党支部,提高基层党支部领导服务发展的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关键词

6

山西农谷

晋中行动:突出农谷建设示范引领作用

山西农谷,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山西农业转型发展的科技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从省级战略到国家层面,山西农谷对于我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紧紧抓住升建国家级农高区契机,围绕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在平台打造、项目建设、辐射带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加快打造农谷科创城,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等“4院8中心”建设。

加快打造科技孵化器,推进山西农谷农民培训中心建成运营,新引进2至3家行业领军企业。

加快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重点推进番茄小镇、保森牧业等一批标杆性项目,打造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标准化、示范性产业园区。

加快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区,推进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建设,举办好农博会,力争月月有活动。

按照“1+10+X”的思路,扎实推进县(区、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发展“飞地经济”等形式,促进山西农谷与各县(区、市)产业园协同建设、融合发展。

关键词

7

脱贫攻坚

晋中行动:决战决胜 本质脱贫

2019年,在巩固已摘帽和即将摘帽县脱贫成果,推动非贫困县升温加压的同时,我市将聚焦深度贫困,高质量完成1.7万人6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榆社县脱贫摘帽任务。

主攻榆社深度贫困。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举全市之力支持榆社,市级出台专门意见,统筹省市资金5.2亿元支持榆社脱贫摘帽,并充实市直帮扶单位;榆次、介休、灵石、寿阳和开发区按照不低于一般预算收入1%的资金连续两年对口援助。榆社县要紧紧扭住产业扶贫和易地搬迁两大重点不动摇,推动“四种四养”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确保7月底前事关整县脱贫的重点工作全部完成。

狠抓产业精准扶贫。持续引进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带贫益贫机制,使全市60%以上的贫困人口都能靠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社吸纳发展产业、稳定脱贫。

力推内生动力提升。进一步转变扶贫方式,坚持落实帮扶政策与贫困群众参与相挂钩,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筑牢特殊群体防线。紧盯因病、残、灾和年龄等因素,家庭主要劳动力失能的深度贫困群体,持续筑牢政策保障防线。

文/张润平 图/唐伟青

查看原文 >